被康熙点赞,这位“苦行老僧”有何来历?发表时间:2024-08-13 18:59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有无数清官廉吏的名字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历史的长河中,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“清正廉明”。然而,有一个人,他的清廉不仅赢得了百姓的口碑,更得到了皇帝的亲自赞誉,他就是被康熙帝尊称为“苦行老僧”的陈瑸。 苦行与清廉的化身 陈瑸,生于明末清初,广东海康人,他的一生,是清廉与勤政的生动写照。陈瑸安于清贫,生活艰苦。他在做官前已经给自己定下基调:“纵使为官依旧贫”。他轻享受而重操守,认为操守是一个人处世的根本、安身立命的基石,应倍加珍视和坚守。他恪守清贫,心无杂念,廉洁奉公。康熙皇帝称他为“苦行老僧”,此名不胫而走,陈瑸清廉之名誉满天下。 孑身为官 陈瑸从县令到封疆大吏,辗转近二十年,“万里一身,不以家累”,仅有一两个仆僮相随。在古田、台湾、京都、四川,甚至“止一苍头随侍”。四十四岁离开家乡,与妻子分别,从此再未相见;与两个儿子也是天地相隔。其次子除在四川任上与父亲见过一面外,仅生前最后一年在身边读书进修,照顾起居。正是这常人难于达到的境界,康熙闻之叹息良久,说:“汝竟是苦修行老僧一样!” 食无兼味 陈瑸一生节俭,不管是做县令,还是做巡抚,都节俭如一。他住仅一居室,穿粗布衣服,吃粗茶淡饭,每饭只一味素菜,不沾鱼肉,经常用老姜佐餐。偶尔改善生活不过与老仆分食一只盐蛋。《国史列传》这样概括他的一生:“瑸性清介,私居常御布素,食无兼味。” 官民感叹其:“知谋国而不知营家、知恤民而不知爱身”!康熙对他简朴生活表彰与提倡,使许多官员震撼,一扫官场的奢靡之风。 心系百姓 在古田,遇到暴雨成灾,溪水暴涨,禾苗淤埋,庐舍毁坏。陈瑸逐户勘查灾情,让衙役详细记录田园颗粒无收之户,田园半收之户,房舍倒塌之户,分类抚恤。示期齐集县堂,陈知县逐户亲给,确保救济钱粮发到灾民手中。在台湾,大水冲溃堤坝,逼进仓库,陈知县躬自负土石,士民见长官带头,都争先趋役。陈瑸对百姓苦处“知之最真,言之倍痛”,执法行政,处处为百姓着想,很快赢得百姓的信任。 结语 陈瑸的一生, 是对“清官”二字最好的诠释。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 真正的清官, 不仅在于个人的清廉, 更在于能够为百姓谋福利, 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。 即将于8月下旬在包公文化博物馆盛大开幕的《国家祥瑞 千秋茂典 陈瑸生平史迹展》,将带您走进陈瑸这位“苦行老僧”的传奇人生。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,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,旨在激发当代社会对清廉执政、服务人民的深刻思考。 敬请期待, 我们在包公文化博物馆不见不散。 |